时间:2023-06-01 15:35:47 | 浏览:141
如果你是爱生活、爱旅行、爱摄影、爱美食,跟珊珊三丫头一起出发吧!
广州的餐饮行业,在清朝时就已经蓬勃发展,经历过漫长岁月之后,能留存至今的,就是真正的老字号了。要知道,一座城市留下多少老字号,或多或少证明这座城市留下多少精华,让人充满情怀。那么,在清朝期间就开始在广州经营的餐饮业,到现在还能保存下来多少呢?答案是:绝大部分餐馆因种种原因已经消失,但仍有餐馆在潮流的发展中,寻找到适当位置,延续经营至今,它们的历史都有超过百年了,这当中包括有得心酒家、荣华楼、陶陶居、太平餐馆、莲香楼……去年,人们发现1863年开业的得心酒家,不知在何时已悄悄结业了,而在现存的百年餐馆中,就以“荣华楼”资历最老了。
荣华楼,始创于光绪二年,即1876年,到2022年已经是146岁了,年纪真的是比爷爷的爷爷还要大。这146年间,荣华楼经历过多次的跌宕起伏,还曾是“广州唯一带妆折子戏茶楼”,一直是街坊和粤剧曲艺爱好者的聚集地,在这里叹上一盅两件,欣赏粤剧,分分钟可以让几代人找到从前“粤剧茶座”的集体回忆。
这天午后,在陈家祠游玩后的珊珊三丫头,感觉到肚子有点饿了,于是就准备在周边觅食,忽然想到荣华楼就在陈家祠附近,于是就决定过去这间广州经营最久的茶楼喝茶。荣华楼是在荔湾区的龙津东路上,因为我日常生活和工作都不在这边,所以也好些年没来过荣华楼了。不知现在是否有改变?
当荣华楼出现在珊珊三丫头的眼前时,隔着车来车往的马路,我感觉外观和从前差不多,是一幢四层楼高的的骑楼建筑,楼体上面依然是那两行熟悉的字体:第一行的红字写着“荣华楼”,第二行白字写着“始创1876年”,楼体一边挂了一块“广州市历史建筑”的牌子,上面用文字说出了荣华楼的历史:荣华楼最初是一间砖木楼房,在1936年改建为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骑楼,二楼前厅骑楼面向马路,全部装了满洲窗,窗前有一小露台,现在这里属于荔湾区保存较好的骑楼,在1993年,荣华楼扩建至4层。
看了一会儿,珊珊三丫头穿过马路准备走进荣华楼。对比上一次来,内部布局变化就比较大了,从前一楼就是餐厅,现在一楼分成两部分,一边是改成荣华饼家的店面,另一边是进入餐厅的楼梯和电梯入口。二楼是餐厅,分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两个夹层,三楼是粤剧茶座。一直喜欢粤剧的我,选择到三楼。
当珊珊三丫头从楼梯走上三楼的时候,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种老式茶楼的格局,在楼梯进入的前方,有一个大约十几平方米演出舞台,这时,舞台上的表演还没有开始了,舞台虽然不大,但还配备了乐池和后台,显得非常专业。舞台前下方,全部都是茶座了,有些是圆桌,有些是方桌。于是,我在当中开始寻找位置,发现几乎每张桌子都坐了人,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公公婆婆,我想他们大概都是粤剧戏迷吧。这让我不禁感叹:喜欢粤剧的难道就只有上了年纪的人?
珊珊三丫头选择好座位后,点了两个点心,然后就泡好茶。我一边等候点心上来,也一边等候演出的开始……此时,我还留意了一下周边的客人,他们之间仿佛非常熟络,会相互之间热情地打招呼。过了一小会,我的两件点心就上来了:分别是荣华金牌虾饺皇和香煎鱼茸萝卜糕。点心上来的一刻,我已忍不住拿起筷子,把食物往口里送了。虾饺看着是朴实无华,但真的是真材实料,只见好多只鲜虾仁混合嫩滑猪肉,再裹上透明水晶虾饺皮,饺皮外还放了蟹子,一口咬下去,满口虾肉,爽口又鲜甜,真的非常出色。再接着试一下萝卜糕,外表是金黄色,咬上一口,里面放了许多萝卜,显得很是甜,再加上外面煎得香香的,十分好吃。
在珊珊三丫头品尝点心的时候,只见穿戴整齐的演员开始表演了。音乐开始演走的时候,茶客们顿时安静了,感觉每个人都在认真地聆听着婉转的粤剧演唱。在现场,看到的都是“不带妆”的演唱,并且是一小段的演唱,精彩处会听到掌声四起,还会有观众上台打赏演员,当一曲唱罢,演员会下了台还会和观众热络地打招呼、合影。
荣华楼的三楼,除了中午的粤剧表演之外,另外还有粤曲卡拉OK和其他演出,演出大厅里还有投影系统,有时也会播放粤剧电影。可能是因为这里的客人是以老年人为主,所以消费并不算太高,茶位费8元一人,点心是根据自己需要点,有些人只泡上一壶茶,就能听了一下午的曲。
珊珊三丫头一边叹着一盅两件,一边欣赏粤曲表演,在荣华楼这间百年茶楼中,我仿佛回到了从前的时光,感受到羊城的古老气息,寻回几代人的记忆。粤剧有着独特的唱腔,古雅的戏文,虽然现在年轻的观众越来越少,但在上年纪的的广州人中,仍然有许多人喜欢。而老一辈的广州人看粤剧表演,很少到戏院看,更多人喜欢地在茶楼的粤剧茶座,一边喝茶、一边吃点心,一边欣赏一首粤剧小曲或看一段折子戏。现在,在广州除了这几家老牌酒楼茶楼外,几乎已找不到既能吃饭喝茶、又能欣赏到原汁原味的粤剧的地方了,所以,荣华楼三楼的粤剧茶座,真的是非常难得。
那么,你有来过广州最老茶楼“荣华楼”吗?你有来过荣华楼的“粤剧茶座”吗?在粤剧茶座,你更喜欢一盅两件还是欣赏粤曲呢?对于“粤剧茶座”都是上了年纪的客人,你怎么看?你觉得粤剧茶座能有什么办法可以吸引年轻人呢?
民初时莲香楼的股东、司理合影。前排中是当时广州“茶楼王”谭新义。
如果你是爱生活、爱旅行、爱摄影、爱美食,跟珊珊三丫头一起出发吧!广州的餐饮行业,在清朝时就已经蓬勃发展,经历过漫长岁月之后,能留存至今的,就是真正的老字号了。要知道,一座城市留下多少老字号,或多或少证明这座城市留下多少精华,让人充满情怀。那
[腕表之家 腕表推荐]在钟表众多复杂功能中,全历是实用性颇高的一种。所谓全历,指的是集星期、日历、月份、月相显示功能于一体的腕表。按照调校周期不同,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年历、四年历和万年历。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,各个品类目前都有哪些热门款可供选择
早茶是广东社交的饮食习俗,谈及广东的传统文化,早茶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。一盅两件,是广州早茶的特有文化。食在广州,叹茶已经成为老广生活不可或缺的生活习惯。每逢周末或假日,广东人便扶老携幼,或约上三五知己,齐聚茶楼“叹早茶”。“叹”在广东话中
早茶是广东社交的饮食习俗,谈及广东的传统文化,早茶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。每逢周末或假日,广东人便扶老携幼,或约上三五知己,齐聚茶楼“叹早茶”。“叹”在广东话中是享受的意思,由此可见,喝早茶在广东人的心目中是一种愉快的消遣,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与
3年前你常去的那家餐厅,还在吗?/视觉中国这个冬天,林女士过得不容易。2023年1月初,距离广州放开疫情管控已过去一个月。窗外的世界热闹了起来,马路开始堵车了,地铁也要排队了。就连道路两旁的花,都似乎新开了不少,一切都在复苏,只是节奏不同。
朋友们,一个多月的“广州战疫”我们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!从6月19日至29日广州连续10天本土0新增!28日,广州市商务局发布了关于堂食的最新公告各餐饮行业商(协)会、企业:当前,我市本轮本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全市中高风险区陆续调整为低风
粉丝朋友们大家好~~毛哥又带着压箱底的美食推荐和大家见面了~~这次毛哥回到广州大本营,带大家继续探寻经典广州美食!五一刚过,不少来广州游玩的粉丝朋友说来之前看了毛哥的推荐吃得特别开心,期望毛哥除了广州小吃的推荐多做一些早茶粤菜的攻略更好。这
如果说城市也有记忆,那么“老西关”一定保存着广州人家最富有烟火气的回忆。今天,南小游就带你觅食那些藏身于广州西关里的老茶楼,一览它们的往昔繁盛和今日的美味风华。明清时期,“西关”是指广州城西门外一带,如今已被归入广州市荔湾区。这个模糊的地理
老街、老巷、老茶楼,加起来就是一个老广州。广州人嗜好饮茶,已经演化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域习俗,据说相熟的老广们,见到面的第一句问候就是“饮咗茶未?”早茶之于广州,就如咖啡之于欧洲。但除了被大众熟知的早茶外,其实还有下午茶和夜茶,加之日食两顿,便
本文系《粤厨宝典》丛书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创作品,旨在饮食文化及烹饪技术研究前言:大部分上了年纪的广州人或许会听过曾经辉煌一时的“星期美点”,但是因其而起的“点心制作纵横图”或许真的闻所未闻。本文就告诉你“星期美点”的来龙去脉和鲜为人知的“点心
花花心里一直觉得广州有着三大谜团| 天气之谜 |广州天气比女生变脸还快就不说了热起来连非洲人都想回家乡▼Guangzhou is very hot,我想回非洲。| 饮食之谜 |“听说广州人啥都吃,孩子都吃”——煲仔饭| 早茶之谜 |广州的“
这些茶楼的室内装饰设计,多为古代风格,室内间隔多采用满洲窗、彩色玻璃图案或人物山水花鸟画,有些则写上唐诗宋词、诗画相配。而外部则建筑豪华,浮雕彩门,时花盆景相伴,院内几间小凉亭,或有几处弯弯小桥。这些茶楼设计布局具有园林特色,建筑、装饰、
这家“小香港”茶楼~当铺、士多、茶行······数十个1:1还原市井风貌,复古大片随手说来就来!老冯茶居非常有特色~六、七十年代的装修风格,摆放了很多以前的玩具、日用品、家电器,还有不同环境情景的摆设,充满了生活的气息。每间“铺面”都有不同
说起茶楼,广州人无非是最熟悉的啦,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,早晨的时光往往都是在一家茶楼度过的,一盏茶、一张报纸、几盘点心,这就是广州人一天的开始。今天,我就给大家推荐两家性价比超级高的茶楼,连老广人都夸到不行哟!点点心思这里据说是最最最便宜的茶